发展我国生态草业的重要意义和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5-02-12 17:39阅读量:4059

  近些年来,从研究草原文化、游牧文明,进而调研草原生态,因为生态是文明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生态的主体是草,故而近年的调研课题集中在植物多样性和草业发展方面。逐渐的对“生态草业”形成了一定的理解,并在全国政协多次呼吁。
  一、生态草业概念的建立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产品”的新概念,“生态产品”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生存与进化的状态,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微妙的相互关系。生态产品的内涵是生态品质,即天然、绿色、有机、无污染、低碳环保、节水节能和可持续等。生态草业的终端产品是生态产品,故而生态草业的核心理念是“生态品质”
  关于什么是“生态草业”,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基于以上认识和近年多次在牧区调研,对生态草业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一个初略的界定,现在提出来大家研究,以便掌握其基本的实质和内涵。
  (一)天然草原如果具备“生态品质”内涵,其草产品是生态产品,其业态应该是生态草业。
  (二)为恢复草原生态系统而在天然草场进行半人工种植的业态,如果其产品具备“生态品质”,其业态也属于生态草业。
  (三)全人工种植的草产品,只要其符合“生态品质”的内涵,其施肥施药节水及环境等项指标未超出业内规定的标准,其业态也应该属于生态草业。
  二、发展我国生态草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生态草业,关系我国生态安全
  我国有60亿亩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41%。天然草原植物资源是形成草地生物群落的遗传基础,是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保护植物多样性,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方面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草原植被退化,草原每亩干草产量平均不足100公斤,而且质量差,杂草率高,草原的生态功能在降低。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内蒙古沙漠深处航天基地工作时,首次提出沙草产业理论,并预言创建知识密集型沙草产业将掀起21世纪中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经过西部几省近30年的实践证明,沙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牧民致富三者的良性循环。
  (二)发展生态草业,关系我国粮食安全
  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吨粮食,进口一亿吨,其中3亿吨供人吃,2亿多吨作为养猪和鸡的饲料。所以,粮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现在国人认识到食草动物的肉质更安全,喜食牛羊肉和牛奶的消费者大幅增加,近些年来草原牛羊肉价格持续增长。农村人口一年消耗粮食120公斤,而城市人口是70公斤。为什么?因为城市人口吃肉蛋奶替代了粮食。所以我们应该确立大农业、大粮食概念,即草产业通过牛羊转换成食品,与粮食直接生产成食品在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草是一种更好的粮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受传统观念和经营方式的影响,我国一直重粮轻草、重畜轻草,长期没有立草为业。解放前,老百姓称草民,土匪称草寇。欧美和澳洲等一些国家对草业十分重视,将其看做“绿色黄金”,澳大利亚更称其为“立国之本”。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发达国家,草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多数国家利用人工牧草来调制干草、青贮或作为青绿饲料直接饲喂,有的进行深加工,制成草粉、草块、草颗粒、草捆等,这些产品除部分出口外,绝大部分用于发展本国畜牧业。美国每年生产牧草1.5亿吨,其中半数是富含优质蛋白的紫花苜蓿,草产业的直接产值相当于畜牧业的20%、种植业的18%。
  大力发展生态草业,一方面可以降低饲料粮用量,优化粮食结构;一方面可以恢复草原生态,提高农田质量。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生态草业,关系我国食品安全
  婴儿出生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吃牛奶,我们大多数人早晨也要喝一杯牛奶,中午要吃一块肉,肉奶的质量安全涉及家家户户。牛羊是反刍动物,必须吃多纤维的饲草方能健康生存,并转化为高蛋白的牛羊肉奶。而奶牛既要食多纤维饲草,也要补充高蛋白多汁型苜蓿、胡萝卜等饲草饲料,方可产出液态型(高出本为生存所需水份20倍以上)高蛋白含量的牛奶。在牧区调研发现,现在我国的奶牛饲草大多以秸秆微贮或黄贮为主,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故而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乳蛋白标准。所以才出现了加入外源性乳蛋白三聚氰胺事件,为了防范在牛奶中加入外源性乳蛋白,有关方面被迫把乳蛋白指标降低,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为了保证国人吃上安全牛奶,现在国家每年要拿出六千万元对奶产品进行抽查检验。但这个检验是终端检验,理应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源头是什么?源头就是一个安全高效的优质生态草产品。
  三、大力发展生态草业的几点建议
  在绿色农畜产品的原料、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方面确定“以草为王”的观念,一切围绕饲料的绿色有机等“生态品质”进行产业游戏。科学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把天然草地恢复工程、建设人工、半人工种植饲料基地纳入科学规划、科学管理范畴。我国每年干草生产不足1亿吨,不到市场需求的1/10,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草产业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草产业的发展滞后,决定了我国生态草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立草为业,要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草业,要像重视基本农田一样重视基本草牧场,要像补贴养猪那样补贴养羊。高度重视生态草业在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和牧民生计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改变传统农业观念,实施“粮经草三元结构”现代化发展模式,生态草业作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节器”,在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为我国人民源源不断地提供绿色安全的畜产品。
  (二)建立和健全生态草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目前,牧草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年每亩10元,与粮补和林业的各种补贴差距较大。建议种草享受与种粮种树相同的待遇,逐步建立并提高草业各项补贴标准,激发投资种草养畜者的积极性。从2011年起,国家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这是加大草原保护力度、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草原生态恢复、牧民增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存在禁牧和草蓄平衡区面积不尽合理,补贴额度相对偏低等问题,需要从2015年起加大补贴额度。
  (三)发挥草原生态功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保护长效机制,要在执行现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基础上向制度建设转变。天然草场在生态逐渐恢复基础上,由长期禁牧向阶段性禁牧转变,阶段性禁牧向草畜平衡转变。科学管护和改良天然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在条件适宜的地方,规划粮草轮作,改良土壤。加强牧区饲草料基地建设,提高牧区抵抗雪灾能力。重视草坪业在美化城市景观、净化城市空气中的独特功能。发挥草业碳汇在固碳增汇、降低雾霾、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草原美学价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四)积极培育和支持生态草业龙头企业,构建多元化的经营机制,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草产业链条。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水资源丰富、条件适合的地区促进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生态草业发展。
  (五)加强生态草业科技创新。保护植物多样性,建立绿色草种质资源库,选择培育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牧草品种。加强退化草地综合改良关键技术研究。实施标准化草产业管理技术和设施。设立生态草业技术创新基金。
  (六)建议农业部设立草业司。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建议成立国家草业部。故建议农业部设立草业司。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放眼新世纪,小草可做大文章。故我在这里再次呼吁,大力发展我国生态草业!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