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培养人才 应对多元需求

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5-02-12 17:57阅读量:5196

——“211”工程高校四川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四川农业大学    傅新红


        摘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四川农业大学主动顺应社会需求,创建了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并全面推进实践,通过制度创新,着力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类高素质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与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必须细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适应,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已成为制约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
   (三)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在发达国家,不同层次的高校有多种培养模式,同一高校内部也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满足了经济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
         四川农业大学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思路
   (一)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确立的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人才培养依据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5]。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必须综合考虑“两大需求”(即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和“三个条件”(即教学基础条件、教师资源和学科水平),从国情、社情、校情出发,统筹决策。
   四川农业大学是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2年底,学校有18个学院、9个研究所,招收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74个、全日制本科学生3.2万人。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途径开展调研和对校情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学校本科教育呈现“五化”特征:一是生源质量差异化。两头少、中间大,高质量与低质量生源并存。二是就业面向多样化。毕业生有读研或出国深造、到一线技术岗位工作、在综合性岗位就业等多种选择。三是学科发展非均衡化。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二级学科等,多数学科尚待加强。四是师资水平参差化。有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水平师资,新兴专业师资较弱。五是育人平台多元化。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创新中心等高端育人平台,也有校内各类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综上所述,从建设“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同类大学中处于一流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不断做出新贡献的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目标出发,四川农业大学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分类教育”,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二)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涵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核心,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构建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全面发展”。
   其主要内涵是: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心系“三农”、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和创新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双分式”、“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架构为主要内容,以学为主、以教为导的双轮驱动制度创新为着力点,以完善教学基础条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平台为保障,着力创建分类培养、彰显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川农业大学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特色
   从2008年起,学校在农学、动物科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招收本硕连读生,探索拔尖学术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制度创新,全面推进人才分类培养实践,突破了高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限。其主要特色如下。
       一条主线,三种类型
   以“分类教育”为主线,构建并实践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分类培养模式。一是将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其中,学术型占10%,应用型占30%,复合型占60%。二是制定了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特征鲜明、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见表1。三是将“分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关键节点的分类培养。
表1  三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类型 学术型 应用型 复合型
培养目标 读研深造或海外留学的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行业的技术人才 学术型与应用型双向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 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厚,专业知识系统,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批判性思维 具有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具有较好的理论、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双三”架构,差异培养
   1.新构了分类、分层的“双分式”课程体系。第一,为三类型人才量身设计了比例不同、各有侧重的 “三台阶”(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程体系。学术型人才强调学科基础和知识面拓展;应用型人才侧重应用性知识和实践技能;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二,根据三类型人才和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差异化需求,对英语和数理化类基础性课程进行分层教学。
   2.构建了“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实习、课外实践活动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突出对三类型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如,对学术型学生注重研究创新性实验实习,侧重科研论文写作训练、在科研单位实习,侧重参与科研兴趣计划与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对应用型学生则强化综合设计性实验实习,注重毕业设计或调研报告,在企业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侧重参与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创业实践支持计划。
   (三) “以学为主”,激发潜能
   1.加强课程训练,注重过程参与。深化以课程习题、课程论文、课程讨论、读书报告等为主的形式多样的课程训练,做到学习四有:“理论课后有训练、实验课后有报告、实习之后有总结、自学之后有心得”。学术型人才侧重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思维能力训练,应用型人才侧重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训练。
   2.推行多次、多元的学习效果考核新模式。考核重点由注重知识考核转向注重能力考核,学术型人才侧重考核学习和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着重考核实践能力。提高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核心骨干课程可占到60%以上。闭卷、开卷、课程论文、上机考试等多元的考核形式被广泛采用,考核成果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所学。
   3.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及实习关键环节的“六全员”制度。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向选择的全员导师制、全员开题报告制、全员答辩制,强化全程、全面指导;毕业实习实行全员过程跟踪、全员写周记、全员写总结。
   4.实行课外实践“三自主”制度。构建了国家、省、校、院四级项目体系,倡导学生自主申报、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凸显其主体地位。
   5.构建“以奖促学”的激励机制。对在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中成效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具备特殊专长与研究潜质的学生,保送校内外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申请直博生。
   (四) “以教为导”,激励驱动
   1.倡导和探索启迪思维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对学术型人才侧重问题引导的探究式、研讨式教学,开设Seminar课程;对应用型人才侧重演练式、案例式、PBGS(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中独立思考,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创新。
   2.构建“以奖促教”的机制。对本科教学超课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指导学生竞赛获奖以及发表学术论文或授权专利等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其更好地投身教学。
   3.实施补贴、资助政策。设立专项资助无科研经费的非硕士生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指导课外实践“五大计划”的教师计算工作量和酬金;增设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及答辩酬金、青年教师助教酬金等。
   (五) 三重保障,确保运行
   1.强化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保障体系。近年来,每年投入1000万元保障本科教学基本设施的购置和更新,生均实验材料等费用稳步增加。
   2.构建了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校院两级督导新机制;通过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电子回音壁等途径畅通学生信息反馈渠道;完善校院两级管理队伍督查巡查制度。
   3.完善了立体化开放式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多校区、多部门、多环节教学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四年来,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平台的满意率为96.9%。
         主要成效及模式优化的展望
   (一)主要成效
   从2008年起,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惠及全校4万余本科生,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90%以上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近三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的篇数较前3年增加近2倍,实现了本科生发表SCI论文零的突破,影响因子达2.816。土木工程等应用型专业学生到企业一线岗位工作,受到用人单位好评。2010届学生余昌洪创立聚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亲临其创业基地视察。农村区域发展等复合型专业学生参加西部计划、一村一大、选调生、考取公务员、国家基层项目计划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等综合性工作,用人单位普遍感到满意。
   (二)模式优化的展望
   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尚有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如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有待深化,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分类分层教学有待细化,因材施教的研讨式、批判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待丰富,等等。我们坚信只要把握住人才培养的规律,坚持分类培养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一定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宁伟,培养目标——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2.3
      2.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